帮助|
400-998-2655

移动学习的“微”变及其应对策略

4940人浏览
2016-09-28 09:16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逐步进入了一个技术赋能的移动时代。技术不仅重构了人类的“生活世界”,还“刷新”了人类的认知图景。身处在移动时代的人类,在享受技术演进所带来的“技术化”生活的同时,也为技术指数级变化对人类可能性空间的逐步压缩深感不安。为了适应这种变动,人们不得不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新知上。然而,学习时间的有限性和学习需求的紧迫性之间的矛盾又成了新的“尴尬”。在这种境遇下,有人将“学习”与“移动”两种联系并不紧密的人类行为方式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即移动学习。移动学习拓展了学习的时空环境,旨在使学习者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任何内容。


        一、移动学习“微”发展的应对策略


        1、学习者需要重构自我的学习时空


        移动学习,在理论上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打破时空束缚,但是理论与实践间的切合度究竟有多大,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就理论而言,移动学习可以发生在公交车上、排队等候中及行走途中等,然而在这类学习情境中又有多少人主动进行移动学习。在此,我们置身于行驶的公交车上来分析移动学习发生存在的可能性。行驶的公交车是一个移动的且存在多种干扰因素的情境,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的注意力是高度分散的,无论学习者是坐着、站着,更甚至是满身疲惫的状态,此时他们更习惯于选择放松自我的方式,如用手机看小说,刷微博,玩微信,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等。如果要让学习者在这种原本不是学习时空的情境中来学习,这就意味着学习者必须对自己的学习时空进行重构。


        2、关注学习内容间的隐性关联


        我国移动学习所处的这种微时代,在学习内容的处理上,它是将原本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经过梳理之后,细化为多个小的知识单元,以片段化的知识组块来呈现给移动学习者。这种片段化的学习内容的处理,呈现出的是一种松散的组织结构,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同的知识组块间毫无关联,它更加关注知识结构间的联系,实则是一种隐性的“藕断丝连”的状态。学习内容间的这种隐性关联,要求学习内容的知识点要划分明确,层级清晰有阶跃感,封装性要好,能持续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如果忽视了学习内容间的这种隐性关联,则不利于学习者系统化知识体系的建构。


        3、注重学习内容的质,而非以量取胜


       驱动未来学习科技发展的三种主要力量是量、质及互动。这三种驱动学习科技发展的主要力量恰恰符合了移动学习内容的发展取向。在移动学习发展的基础环境创设阶段,学习内容是以量取胜,以数字化的方式实现对线下学习资源的线上转移,以期为学习的发生提供无限的可能。然而,当移动学习逐步进入“微化”的发展阶段后,学习的有效性成为了其关注的焦点。此时,单纯的以量为王的内容处理,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微变了,反而成为了一种选择的负担。在注意力消费的移动学习中,优质的学习内容更有生存空间。如同一本书,你之所以愿意看,是因为它是一本好书,一本你特别想看的书。因而,要注重学习内容的质,而非仅停留在以量取胜的境地,且在后续的发展中要关切学习交互的设计,以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及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在这一点,九一速课网(https://www.91suke.com)提出的交互式移动微课件建设理念、以及其与各大知名高校联合推出的一系列移动课件,就给到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起示。


        4、注重思维的可视化设计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思维属于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是关乎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已有实验表明,人类的学习方式并非简单的线性结构,而应该是一个复杂的、并行的结构。人在学习时,大脑接受外界的刺激越鲜活,越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即学习效果越好,效率越高。在移动学习中,学习者的移动性和其注意力分散性,要求在学习内容组织结构的设计上更应该关注思维的可视化设计。思维可视化就是把学习过程中的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通过图示技术呈现出来,思考方法在课题研究中主要包括在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抽象、概括、区分、推理(演绎、归纳、类比)、分析、综合等逻辑思考的方法。当然,还包括发散、聚合、递进、抽具象转化等思考方式。思维的可视化工具有思维导图、概念图及流程图等。


        二、总结


        移动学习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我国的移动学习已经进入了一个微化发展的阶段,但前路依然漫长,仍需广大的学者和研究者持续关注。移动学习在未来的研究中将加强对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的追踪设计,加强对学习内容的梳理、选择、呈现方式及组织结构的设计,加强移动学习工具情境感知能力的设计,从而为实现泛在的学习创设无缝的学习空间,推进我国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优化共享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推荐观察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