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400-998-2655

如何从教学角度更好地理解与把握微课件

3314人浏览
2016-10-12 09:59

        在数字化学习时代,学习者亟须一种支持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个性化学习的新型数字化学习资源,帮助其从容地应对信息“超载”的严峻挑战。微课件短小精悍的特点,正好符合数字化时代学习者的注意力模式,同时也能够满足教师和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者的迫切需要。而移动通讯、社交媒体、云计算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则为微课的应用前景与广泛传播、共享提供了技术支撑。微课热潮由此兴起。

        然而,在微课件热的背后,如何从课教学度更好地理解与把握微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把握微课件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容量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将微课件与传统的教学录像或课堂实录式的视频资源进行对比,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微课件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容量问题。可以看出,它们与传统的教学录像有很大的区别。


        传统的教学录像是借助一定的技术设备将实际课堂教学转化为可复制、可加工的视频资源。它并未对某堂课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容量做出明显改变。而微课件则不然。有学者从视频时间长度、内容单位、教学目标、灵活性、交互性、扩充性、情景性、资源丰富程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程度等维度来分析微课件与传统教学录像之间的区别。从时间长度上看,微课件一般为5~10分钟,而传统课堂录像一般为40~45分钟。从内容单位上看,微课件一般以知识点为单位,而传统课堂录像一般以课时、单元或章节为单位。从教学目标上看,微课件教学目标单一而清晰,传统课堂录像教学目标则多元化。从灵活性上讲,微课件比较灵活,使用手持移动终端设备都可以下载浏览,而传统教学录像由于容量较大,不便在手持设备上观看。微课件的针对性、交互性、扩充性、情境性都较强、较好,而传统教学录像则较弱或几乎没有,等等。


        另外,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伴随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日益普及,互联网用户的注意力被不停地分散。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种设备不停地推送新的消息,每时每刻都有吸引眼球的内容。因而,网络学习时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有研究显示,新时代互联网用户的“注意力模式”仅10分钟。只有在10分钟以内,学习者才能完全集中注意力。因此,传统教学录像很难适应新时代互联网用户的“注意力模式”,难以满足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要。但微课件不同,它的主要特征之一即短小精悍,往往只用几分钟时间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和阐释,所有相关信息和材料的展示都围绕这个知识点来进行。微课件一般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或是反映课堂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相对于传统课堂要完成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达成多个教学目标而言,微课件的教学目标相对单一,教学内容更加精简,教学主题更加突出,教学指向更加明确。


        2、明确微课件的课程内容与课程结构问题


         微课件与传统的教学录像相比,虽然短小,但其围绕某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或知识点所组织起来的信息与材料是相对完整的、有机统一的。


        微课件并非教学视频切片。尽管它们都是短小精悍的微视频,却有着本质不同。教学视频切片是仅仅能够反映课堂上某一个教学环节的视频片段。即教学视频切片往往是课堂实录被依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机械切割之后所呈现的某段视频实体,是针对某个教学环节录制的教学实景,其中包括教师和学生的言行举止、教室实物环境、多媒体辅助工具等诸多要素和信息。观众在观看教学切片时,许多无关的要素和信息将成为干扰他们注意力集中的障碍因素。因此,教学视频切片信息含量较大,“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互为干扰。


        微课件虽“微”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除了重点建设好“微视频”外,还要配备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微反馈等辅助性学习资源。这些材料和资源以一定的逻辑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微课件既有别于传统单一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资源类型,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因此,它不仅是微视频的呈现,还是一门完整的课程,有着完整的教学设计,使课外的非正式学习与课上的正式学习统一、连续。


        3、处理好微课件内容零散化、碎片化与主题化、系统化的问题


        微课件短小精悍的特点,也导致其内容零散化与碎片化。这虽然满足了数字化学习时代碎片化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却不利于学习者系统地掌握知识,在广度、深度方面存在不足。因此,系列微课件、专题微课件、微学科将是微课件将来的发展方向。


        要让学习者通过自主性学习获得系统化的知识,一节或某几节微课件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微课件设计和开发者需要以若干节微课组成专题式或主题式的、系列化的、连续性的、相对完整的微课件。特别是有些逻辑关联性很强的知识点或理论,更需要一系列微课件来实现有效的知识阐释和传递。


        4、理解与把握微课件的课程类型与形式问题


        从课程类型上来看,目前对微课件课程类型的划分,主要是按照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两大方面来进行的。按照教学方法来分类,有学者将微课件划分为11类,分别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来分类,微课课程类型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其他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微课课程类型有:说课类、班会课类、实践课类、活动课类等。


        从课程形式上来看,现在的微课件教学呈多样性,除了以真人讲解演示外,还以电子黑板、卡通动画等形式呈现,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兴趣。还有不少专业的微课件制作,这需要在制作是掌握专业的技术,但是呈现画面界面生动多彩。


        相信围绕以上几方面问题对微课件进行更多的反思与改进,我国微课件开发与应用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


推荐观察

暂无